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提出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、政府政策支持、个人自愿参加、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。4月25日,国新办举行政策吹风会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财政部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等四部委有关负责人出席,介绍个人养老金的有关情况。
会上,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郭阳表示,2021年,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资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约9000亿元,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。下一步,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,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尽早落实落地,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。
目前,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,即通常所说的“三支柱”,第一支柱、第二支柱、第三支柱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、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。
第一支柱方面,2021年,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资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约9000亿元,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。郭阳表示,“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,主要是突出保障民生,牢牢守住确保基本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这一底线。”
对此,财政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持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,专项用于确保基本养老待遇发放。二是继续提高基本养老待遇水平。三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。在开展基金中央调剂基础上,从2022年开始实施全国统筹制度,推动实现政策统一规范,努力解决地区间基金的结构性矛盾,进一步提高基金支撑能力。
第二支柱方面,年金制度主要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。据了解,为了支持企业年金制度发展,国家对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实施递延纳税政策。2017年,人社部、财政部共同修订印发了《企业年金办法》,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规定,推动更多企业和职工参与企业年金。
郭阳表示,“从实施效果来看,企业年金制度运行平稳,体现了国家鼓励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这一政策导向。2021年末,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.64万亿元。此外,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年金制度也已经建立,并且在不断规范发展。”
第三支柱方面,个人养老金主要是坚持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有序发展的原则,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,鼓励个人参与,支持参保人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丰富个人养老金的资金储备。郭阳认为,“这次出台的个人养老金政策符合我国国情,有利于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,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障意识,引导 人们及早地谋划和为未来的老年生活做更加充足的准备。”
郭阳表示,下一步,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,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尽早落实落地,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。
(工行网站特约作者:边万莉)
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|